近日,细心的市民可以看到,虞城街头不少公交站台一侧新增了一块公交电子站牌,站牌上安装有LED电子显示屏,途经公交线路以及车辆的实时位置一目了然。目前,海虞路沿线26个公交站台都已安装好电子站牌,即将进入线路信息输入、通电调试等施工。这是市交运局为方便市民出行、优化公交通行打造的公交民生工程之一。
今年以来,市交运局加快公交优先和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统筹区域公交、城市公交、镇村公交协调发展,逐步建成规模合理、线路通畅、结构优化、有效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力、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公交
引进新能源车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提升,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公共出行方式被提上重要日程。上月底本市新增的140辆城市公交车目前已全部投入运营,其中128辆为LNG(液化天然气)客车,新车较原有车型体积更大,载客能力更强。除此以外,市交运局对营运公交车辆也进行同步调整,原则上同一线路同一车型,新能源车辆主要安排在城市主干道。据了解,全市共有新能源公交车368辆,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多吨。
除倡导公交绿色出行外,城市公交也进一步优化多条热门公交线路的运营密度。新车在用于对原有老旧柴油车辆进行更新替换的同时,配置到3路、108路、125路、111路等14条热点线路中,以解决高峰期间公交运力紧张的问题。重点加密途经学校区域和职工上下班高峰区域的公交线路,开通特定时段职工集居区、学生专线4条。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出行,新增2、3、5、10、108、110、116路等7条夜班线路;延伸、调整7条公交线路,10路延伸至古里苏家尖,114路延伸至职教中心。调整加密后,城市公交高峰时段的发班间隔将由原来的10分钟调整为8分钟左右,平峰时段的发班间隔将由原来的15分钟调整为12分钟左右。今年,城市公交提高20%的公益广告投放量,让公交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风景线。
■城乡公交
增开夜班线路
12月8日,常熟客运南站至支塘镇蒋巷村的202路夜班公交车发车。当晚,蒋巷村村民高高兴兴体验了一把“夜归人”的滋味,城乡夜班车的开通拉近了周边镇村与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
为方便城乡居民出行,提高城乡公交车辆运行效率,下转03版
回家路
公交喜悦
——新增夜班线开通首日见闻
文并摄影/本报记者 张怡心
“嘟……”随着一声鸣笛,12月8日19点多,支塘蒋巷发往长途站的202路夜班公交车发车。这辆崭新的白绿相间的大客车是此次任阳延伸至蒋巷的城乡夜班车。虽然车上乘客不多,但却实实在在地方便了蒋巷村民出行,拉近了这座美丽村庄与城市中心的距离。
张明华是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得知蒋巷新增夜班车,便想第一时间体验一把。“原本通往我们蒋巷的车只有7、8班。”张明华说,以前如果有事耽搁了发车时间,就只能打车回蒋巷,车费高达两三百元。“如今全天增加了27个班次,早上提早到6点发车,晚上7点多也有车回蒋巷。”
其实,像张明华这样工作、生活在常熟农村,而对夜间城乡交通有着强烈需求的人还真不少。家住蒋巷村的平洁,平时想去市里购物,就只能自己开车,近一个小时枯燥的路程常常让她感到头疼。当天,她也“跟风”成了202路的第一批乘客。她说:“现在班次多了,有车一族乘坐公交车也很方便。”
“这次城乡夜班公交延伸至蒋巷村并加密班次,不仅方便了村民,也有助于拉动蒋巷村休闲旅游新增长,让更多的人来体验蒋巷之美。”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
上图:市民乘坐202路夜班车。
10路车驶入苏家尖
村民说出行更方便了
本报讯(通讯员 邵金祥)9日早上,10路公交车缓缓驶入古里镇苏家尖农贸市场广场,标志着10路车公交线延伸至苏家尖村,10路车公交苏家尖站当天同时正式启用。
公交车为古里区域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许多市民选择乘坐公交车上城买菜、购物和游玩、休闲,更有不少家长干脆乘公交车接送孩子到市区上下学。
这次10路公交线从古里集镇敬老院站点延伸到苏家尖后,新增了4辆公交车辆,增加了13个班次,候车时间从15到20分钟缩短至8到12分钟。苏家尖村村民马巧英随子女住在镇上,但村里和家里经常有事,来回不是搭车就是步行,很不方便。“现在我村里和镇上的家门口都有了公交车站,上车不到7分钟就到家了,十分便利。”她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