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快讯

“浪漫小资”遭遇“骨感现实”休闲虞城如何打造个性街区
常熟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11-28  来源:

      11月21日,世界休闲组织、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美丽中国·休闲城市”2013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成果,常熟荣膺全国“十大休闲小城”。

 

      这几年,随着常熟城市文化街区建设的提速,街头开出了不少个性十足、颇具文艺腔的情调小店。不过,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这些小店在赋予城市亮色的同时,却也频繁上演着改换门庭的“变脸”剧情。浪漫“小资情调”遭遇残酷的“骨感现实”,症结究竟在哪?

 

个性小店频繁“变脸”陷短命怪圈

 

       “本来以为开一家以常熟手工制作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小店会蛮有发展前途,可现在却在反思这样的创业思路是不是过于前置了。”徐州小伙小赵一年前从常熟理工学院毕业后即在引线街附近租下了一套20多平米的门面房,开始编织起自己的创业梦。常熟特色的红木雕刻挂件、花边、玉石篆刻……可小店才开业半年多,小赵的店已挂出“转租”的招牌。

 

      因为喜欢旅游,小赵立志将第二故乡常熟——一座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作为自己的创业基地。“这样的小店在丽江、阳朔非常多见,都装修得很有特色个性,商品也具有地方个性。而常熟在某些程度上和这些城市有相通之处,所以当初觉得会有市场。”说起创业,小赵依然觉得自己当初的设想并没错。只是半年多来残酷的现实让他渐渐明白,目前来常熟旅行的游客还是以走景点为主,而真正能走街串巷感受虞城古城生活的体验式游客并不多,因此他的小店也就难以“捕捉”到相应的目标消费群,不得不走上“夭折”之路。

 

“骨感现实”源自内外有因

 

     小赵的经历并非是个例,在虞城引线街、泰安街、虞景文华一带有着很多主打小资情调的个性小店,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里面少有经营多年的老面孔,“转手”“转租”却成了他们的命运。“这儿的店面房租一般是一年一交,但过了一年,承租人一般也都会换新面孔啦。”在引线街开着一家传统烟杂店的店主这样感叹道。

 

         从开店前憧憬的浪漫小资到现实的骨感,个性小店缘何难逃开不长久的命运呢?“这些店的店主一般是20多岁的年轻人,有些甚至还是在校的大学生。起初他们会把创业前景想象得很美好,可当小店一开,发现原先的定位与市场有距离,往往又缺乏应对办法,于是就草草转让,导致最后的经营失败。”同样在引线街经营着一家个性咖啡店的业主分析认为,“浪漫小资”遭遇“骨感现实”内外皆有因,除以上的内因,虞城目前个性商业氛围不够浓厚可说是一大外因,“原本定位的小资情调,可最终吸引的并非是小资人群,这大概跟整体的商业氛围有关,也就成了个性店遇到的普遍尴尬。”

 

休闲虞城期待 打造个性街区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上周专程来常熟调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听取常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汇报后,蒋书记提出,希望常熟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整治提升环境、更新街区功能,保留区域的历史文化原真性,彰显水乡风貌、街坊肌理和市井文化。

 

       “上海有田子坊、杭州有南山路,桂林有阳朔、厦门有鼓浪屿,丽江有古城……近在咫尺的苏州有平江路、山塘街,既为外地游客提供购买特色商品的地方,也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真心希望常熟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有这样的特色街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小赵虽然已决定将小店转让,但还是坚持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地很多个性街区都依托传统文化与景点进行培育发展,这和常熟现在涌现的个性小店有相通之处。尽管由于相对分布较散,目前很难形成店多隆市的局面,但志在成为休闲宜居名城的常熟还是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街区。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