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八卦

任志强:2月内 土地溢价超74亿
常熟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9-07-07  来源:新浪博客

  当北京连续拍出几个天价土地之后,媒体上就不断的在每一次天价地之后都精心的替开发商算了一笔账,看看这个天价地中生产的产品要卖多少钱才能有盈利。同时还在与现有周边正在销售的楼盘价格做个对比,看看“面粉是否已经贵过面包”。

  整个社会都在为开发商操心,表面上担心开发商的能力,背后则是对房价上涨的更大担忧。但是这种房价上涨的预期难道与土地价格上涨无关吗?

  国土部网上的文章认为从年初两会中关于政府在房价中的收益的争论,包括土地成本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重争论可以停止了。三种不同方式调查与计算的口径可能不同,但与全国工商联两会上的报告结论基本是一致的,等于公开承认了报告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但结论却相反,国土部坚持认为土地的成本价格上涨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而新的土地价格的上涨反而给旧的土地的升值带来了利润,开发商获取了这一部分升值的利润。言外之意,开发商似乎仍应按旧的土地成本给商品房定价,否则就一定会是暴利了。这种假设的言外之意还包括政府并不比房地产商从房价中获取的更多。

  其实,全国工商联的报告不是要争论土地的成本占 房价中的比重到底是多少,而是指出高房价中政府获取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过大。要想降低房价,必须从政府的土地价格与税收上想办法,减少政府在土地中的收益部分,这样才能共同努力去解决市场中房价过高的问题。但事后的统计、调查等等官方权力与手段却将目标转向了数字的真实性和推卸政府责任上了。

  那就让社会替政府也算算账,而不是替开发商算账。

  北京市今年5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十五块用地,其中十块土地以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远郊、旧村改造的用地,略好的五块地溢价中标。

  这五块溢价中标的土地合计建筑面积为48.1160万平方米,成交总价为24.2360亿元,溢价高达14.0479亿元,每平方米平均溢价2919.6元。这五块地除一块在朝阳区境内,其他为昌平、通州和顺义区用地。

  当北京连续拍出几个天价土地之后,媒体上就不断的在每一次天价地之后都精心的替开发商算了一笔账,看看这个天价地中生产的产品要卖多少钱才能有盈利。同时还在与现有周边正在销售的楼盘价格做个对比,看看“面粉是否已经贵过面包”。 整个社会都在为开发商操心,表面上担心开发商的能力,背后则是对房价上涨的更大担忧。但是这种房价上涨的预期难道与土地价格上涨无关吗? 国土部网上的文章认为从年初两会中关于政府在房价中的收益的争论,包括土地成本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重争论可以停止了。三种不同方式调查与计算的口径可能不同,但与全国工商联两会上的报告结论基本是一致的,等于公开承认了报告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但结论却相反,国土部坚持认为土地的成本价格上涨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而新的土地价格的上涨反而给旧的土地的升值带来了利润,开发商获取了这一部分升值的利润。言外之意,开发商似乎仍应按旧的土地成本给商品房定价,否则就一定会是暴利了。这种假设的言外之意还包括政府并不比房地产商从房价中获取的更多。 其实,全国工商联的报告不是要争论土地的成本占房价中的比重到底是多少,而是指出高房价中政府获取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过大。要想降低房价,必须从政府的土地价格与税收上想办法,减少政府在土地中的收益部分,这样才能共同努力去解决市场中房价过高的问题。但事后的统计、调查等等官方权力与手段却将目标转向了数字的真实性和推卸政府责任上了。那就让社会替政府也算算账,而不是替开发商算账。 北京市今年5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十五块用地,其中十块土地以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远郊、旧村改造的用地,略好的五块地溢价中标。 这五块溢价中标的土地合计建筑面积为48.1160万平方米,成交总价为24.2360亿元,溢价高达14.0479亿元,每平方米平均溢价2919.6元。这五块地除一块在朝阳区境内,其他为昌平、通州和顺义区用地。 北京市今年6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二十一块土地,其中十块土地为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怀柔、密云、顺义、大兴的用地,包括旧改、限价房、回迁房建设用地,另外十一块土地则溢价中标(底价51.6538亿元),溢价总收入高达约60亿元。 这十一块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为1426604平方米,平均等于每平方米溢价4205.7元。溢价的概念是政府已核算完土

  北京市今年6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二十一块土地,其中十块土地为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怀柔、密云、顺义、大兴的用地,包括旧改、限价房、回迁房建设用地,另外十一块土地则溢价中标(底价51.6538亿元),溢价总收入高达约60亿元。

  这十一块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为1426604平方米,平均等于每平方米溢价4205.7元。溢价的概念是政府已核算完土地的开发成本,核算完应收取的70或40年土地出让金后的额外超额利润,并未包括原有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平均土地成本7818.56元(计3%的契约税等于8052.54元/平方米)。

  那么假定暂不计算税费,这些高价的土地是否也能获得政府同样的投资收益呢?如果加上各种税费,政府的收益又是多少呢?

  当北京连续拍出几个天价土地之后,媒体上就不断的在每一次天价地之后都精心的替开发商算了一笔账,看看这个天价地中生产的产品要卖多少钱才能有盈利。同时还在与现有周边正在销售的楼盘价格做个对比,看看“面粉是否已经贵过面包”。 整个社会都在为开发商操心,表面上担心开发商的能力,背后则是对房价上涨的更大担忧。但是这种房价上涨的预期难道与土地价格上涨无关吗? 国土部网上的文章认为从年初两会中关于政府在房价中的收益的争论,包括土地成本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重争论可以停止了。三种不同方式调查与计算的口径可能不同,但与全国工商联两会上的报告结论基本是一致的,等于公开承认了报告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但结论却相反,国土部坚持认为土地的成本价格上涨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而新的土地价格的上涨反而给旧的土地的升值带来了利润,开发商获取了这一部分升值的利润。言外之意,开发商似乎仍应按旧的土地成本给商品房定价,否则就一定会是暴利了。这种假设的言外之意还包括政府并不比房地产商从房价中获取的更多。 其实,全国工商联的报告不是要争论土地的成本占房价中的比重到底是多少,而是指出高房价中政府获取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过大。要想降低房价,必须从政府的土地价格与税收上想办法,减少政府在土地中的收益部分,这样才能共同努力去解决市场中房价过高的问题。但事后的统计、调查等等官方权力与手段却将目标转向了数字的真实性和推卸政府责任上了。那就让社会替政府也算算账,而不是替开发商算账。 北京市今年5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十五块用地,其中十块土地以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远郊、旧村改造的用地,略好的五块地溢价中标。 这五块溢价中标的土地合计建筑面积为48.1160万平方米,成交总价为24.2360亿元,溢价高达14.0479亿元,每平方米平均溢价2919.6元。这五块地除一块在朝阳区境内,其他为昌平、通州和顺义区用地。 北京市今年6月份成交土地的情况是:二十一块土地,其中十块土地为底价或近底价成交,主要为怀柔、密云、顺义、大兴的用地,包括旧改、限价房、回迁房建设用地,另外十一块土地则溢价中标(底价51.6538亿元),溢价总收入高达约60亿元。 这十一块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为1426604平方米,平均等于每平方米溢价4205.7元。溢价的概念是政府已核算完土

  政府力争增加从土地中获取的收益是必然的经营行为,但房价却不能在高地价的支撑下掉下去。

  如果土地的拍卖活动不是顺延的分期,而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场地中进行,土地的溢价仍会步步高升吗?

  可惜政府不但从溢价上希望获取土地中的最大收益,从拍卖的方法上也在用吊胃口的方式延长决策的周期,达到逐步提高预期并抬高地价的策略。

  如果是在同一天、同一时间举行拍卖活动,那么就可能形成大多数企业无法参加所有地块举牌的波动,因此大多数企业无资金实力同时对多块土地举牌并中标,这样在减少了企业选择的机会的同时,也减少了竞争的对手数量和能力。

  每个企业必须在事先决定自己选择的对象,举牌的价格和对手策略的分析,实现固定所有的风险,以期待能成功的中标。由于只有一种或两种的选择,也会无法在其他地块的影响下提高过度的价格预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