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6月2日在其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关于天地价的博文。任志强在博文中指出,北京东二环广渠门10号地的拍卖天价证明政府是推高房价的祸根,开发商只是替罪羊;另外任志强还通过列举数据称,政府从土地中获取的净利润是开发商获取利润的3倍到4倍。
任志强的博文以北京东二环广渠门10号地的拍卖价为引题,通过预测未来北京东二环广渠门10号地的房价以房租从而说明政府拍卖土地出让对房价造成的影响。任志强博文《尴尬的“天价地”》全文内容如下:
涉及 房价高涨和暴利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政府、民众和开发商的各自立场不同,结论也因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最近北京东二环广渠门10号地的“天价”再一次引发了媒体的热议。土地的楼面价在8、9轮举牌之后疯涨,超过了15140元/㎡,从发标到定标的数天之内飙涨了约4倍,最终以10.22亿落锤。媒体同时也在热议着这样的地价,较起拍价溢价了240%之后,房价又会上涨到什么样的价格。至少这个土地的天价已引发当地的 二手房在坐地涨价了。
另外一件被媒体热议的则是为了解房价的构成,统计与物价部门要对开发商的成本进行调查,看看房地产商到底拿了多少利润、房价中有多少暴利。
这个起因则是去年REICO工作室对全国部分城市和部分项目作了抽样调查报告,详细的列举了房地产商品房的房价中各种成本构成的情况。今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以此报告为基础向大会提交有关提案,并指出房价中约50~60%的成本流向了政府,并提出降低房价要先降低地价和政府的税费。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曾对此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怀疑,也曾提出上海会自行调查相关数据,但并未有结果。w
此报告引发的争议让上层高度重视,并有领导批示让建设部专题了解此情况,以掌握相关数据。于是就有了统计和物价部门参与调查的传闻。
自2003年土地实行强制性招拍挂制度以来,房价的增长原因就一直有土地价格暴涨和开发商暴利所导致的两种争论。土地供给部门一直不愿承认房价的上涨是因为土地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更不愿承认在房价中政府土地收入和税收的比重不断增加的事实。舆论的导向更坚持是开发商的暴利引发的房价上涨,让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民众将仇恨转向暴利之争。各级政府当然也愿意在土地收入只增不减的前提下,要求开发商降低利润率,强调用各种调控的政策手段来抑制房价,并希望开发商们都当雷锋只生产小房型、低价位、普通房,牺牲开发商的利益,保证市场房价的稳定,却绝不愿减少政府的收益。
尽管两会中的报告已用案例调查的数据说明了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政府收益在房价中所占的比重过高而导致房价上涨这一事实。虽然政府收益中包括土地开发中的各种成本支出,如拆迁、市政等,不全是利润,但这也是房价上升的重要组成却是不可否认的。这部分成本不降低,房价就很难降低。仅靠说房地产商是暴利,希望压缩房地产商的利润而降低房价也许只是政府政策的一厢情愿了。
当北京的天价地再次以拍卖的方式出现时,我想这个房价的成本构成与房地产商暴利之争又多了一个分析的样本。
从房价构成的角度看,政府从土地中获取的净利润每平方米最少为12000元/㎡,至少是开发商获取利润的3倍到4倍。如果4000多元的税也视为政府的收益或利润,则每3000元/㎡的房价中政府净收益高达50%多了,约16000多元。房地产商的暴利也就水落石出了,房地产业是不是暴利、房地产商的投资回报远低于政府的所得也就一目了然了。
假定房价是35000元/㎡,则开发商的利润会略有增加,但政府收益所占的比重也几乎没有变化。因为60%的土地增值税会大大增加,新增而让利润率超过20%时的利润分成是政府拿6成、开发商剩4成。政府所得仍然会在房价中占大头的比重。开发商的高房价中会增加设计、建材、配套、园林等的投资,而政府却不会因此而增加任何成本的投入与支出,只会水涨船高的无功受益.
我不想评价政策与制度让政府在垄断中获取暴利的原因与理由。只想说明社会中不断的用公布开发商成本和责难开发商暴利的舆论并不会对分析事实的真相有所帮助,也不会对降低房价有任何益处;只想说明政府稳定房价的所有政策导向与努力,都不能仅仅从责难开发商和限制开发商的竞争效率出发,尤其是不能将暴利的帽子扣在开发商的头上,必须和只能从制度的角度出发,从土地成本和税收的角度共同努力解决房价问题。
外行与内行、理论与实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天价地出现之后,媒体与社会大量暴炒是开发商的狂热,房地产商对市场的态度,可能引发的房价增长。他们关心的是天价地背后开发商的博弈趣闻等,但我从天价地背后看到的则是政策的危险性、政府与市场对利益的争夺、房价中利润分配的不合理性、市场稳定房价的政府导向与现实的差异等等……
不最终从政策的层面思考,仅仅试图从市场的经营层面调节房价一定会失。虽然广渠门天价地也许是个特例,但麻雀的解剖也可知五脏俱全,并不会因麻雀小就忽视其解剖的共性结果。
政府官员都不愿承认政府是房价上涨的推手,但天价地已说明政府的责任重大。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过大,政府所得的税费过重,都必然导致房价的上涨这一事实。开发商可能会在媒体、官方、社会的舆论攻击中成为替罪羊,但杀了这只替罪羊难道就能否认政府在房价中的收益比重过高的事实吗?杀了这只替罪羊难道就能让房价降下来吗?杀了这只替罪羊就能让中国城市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最充分的改善吗?
如果仍有人说天价土地的形成不是政府的意愿,而是开发商8、9轮举牌造成的结果,那这个结果的背后,一定有个造成恶狗抢食的制度性原因。 |